行业趋势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信息> 行业趋势

3G,开启全民掌握新时代

2009年是中国的 3G元年。2008 12 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 ,讨论并通过了 3G牌照的发放和对中国 3G标准 TD-SCDMA扶持问题。1 7 1430分,工业和信息化部给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同时发放3G牌照——中国 3G时代的帷幕从此拉开 !

   3G,即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与前两代的最大区别就是数据通信速度的大大提升,使得 3G时代的移动通信系统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大容量的媒体形式,一改移动通信系统只能语音通话的单一功能,对通信业的影响可谓是革命性的。

  但 3G技术的价值,不仅仅止步于通信行业。正如 IT技术、网络和 PC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革命性演变,3G技术以及手机软硬件的发展,必将推动传统媒体的深入彻底转型,以及对当下属于新媒体的 PC互联网也会产生变革性影响 (以致出现传统互联网的说法 )

  3G技术对传播领域的革命性影响,简而言之,就是传播将打破时空的限制,无论何时何地,通过手机终端就可以联网交互与获取信息。从这个角度来看,手机媒体依托 3G网络实现的传播,是广泛意义上的全民传播。3G也因此有了更广泛的社会学范畴意义,而不仅仅限于通信技术。本文拟从 3G时代手机的本质属性和特点、3G技术对人类社会传播的革命性改变两个方面,叙述 3G如何开启一个全民掌握的时代。

  一、手机终端所具有的4M特点,依托3G技术无线联网,决定手机本质上由一部通话机器转变为一部个人移动终端

  手机作为一部通讯机器,这十几年以来一直在改良演进,从最开始的大哥大到 GSM黑白手机,再到彩屏手机,到现在的智能手机。手机功能也从最开始单一的语音通讯,发展到如今已经大为丰富,包括存储处理文档、拍照摄影、使用软件和上网等等功能。在 3G时代背景下,笔者以为可以用四个 M来概括手机的属性特点,即手机的 4M属性。

  首先是 Moved,即移动性,这是手机终端区别其他终端最基本的特点。正是因为手机的移动性,可以随身携带,让人们能够从家中、办公室的固定场所解放出来,打破时空的分离,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联系。可以移动的手机终端,是 3G技术实现其变革价值的前提基础。

  第二个 M Mini-screen,小屏幕是移动性的保证,因为要在移动状态下更好地手持和实用。屏幕太小影响阅读,太大则影响移动性。近年来,手机终端屏幕越来越大,这是手机在方便阅读和移动性之间寻求平衡的过程,屏幕大小将止步于某个最佳平衡点。手机屏幕不可能发展成电视或者电脑那样大小,所以说手机本质上是属于一种小屏幕终端。也对无线互联网的形态具有重要影响,决定无线互联网不能直接照搬 PC互联网。

  第三个 M,是 Media即媒体性 ,这是手机随着功能的发展而具备的最有特色的特点。手机可以处理图文影音各种媒体信息,具有的拍照、录音、录像等功能使手机成为少有的既能获取信息又可以采集信息,乃至 3G时代的同步发布信息的媒体源终端,不同于电视机、电脑的只能单向接收信息,或者数码相机之类只能采集信息和不能发布信息。

  最后一个 M,也就是 Myself,个人化,这是手机与其他媒介之间本质的区别。手机出现之前,其他媒介与使用者个人之间是分离的,包括时空方面的分离和情感方面的分离。前者比较好理解,手机随身携带并具有小区定位、GPS定位等功能,手机透露个人所处的时空位置;情感方面的分离,就是说用户不用将个人情感寄托于电视机、电脑等媒介,这些终端机器只是个人的工具,而不是个人的组成部分。但人们通过手机进行人际交往与人沟通,手机里存储着个人的亲属、同学、同事、朋友等人际关系资料,手机里有用户的友情、亲情和爱情。

  在 3G技术和系统普及应用之前,手机通过 2G网络无法全面互联而略显孤立,手机 4M特性并没有体现出来。3G网络普及后,手机与互联网高速连接,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看电视、玩游戏、搜索地图、处理公务等。在3G时代,手机因其 4M特性将由一部简单的通讯工具,而变身为个人移动终端。

  二、依托手机这个越来越强大的个人移动终端与移动宽带网络,3G为人类社会开启了一个高效的全民传播时代

  正如知名通信产业观察家项立刚所言,3G是传统的信息平台所无法比拟的,它所创造出的价值是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的。如本文开头所述,3G无论对通信领域,还是对传播领域都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这些变革最终是引向人们观念、生活习惯的改变。笔者以为,3G的影响在传播领域最为关键的,正是因其为人类信息交流带来的种种变革,进而影响到人类观念和生活。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媒、通信和互联网的融合将越来越紧密,逐渐演变成传播业的一部分。

  1.信息传播速度实现质的飞跃,第一时间传播成为现实,包括新闻资讯第一时间的采集、发布和传播。

  手机作为个人移动终端,其具有的媒体性特点使得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采集者,身边发生的事情第一时间用手机拍照或摄像记录。这使得媒体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的第一现场得以实现。比如 2008年汶川 5·12地震中,四川大学生用手机摄录地震来临时候宿舍和校园内的情景,还加上了语音解说。手机使得现场采访变得不再是专业媒体人员的专利,每个装备了手机的普通人都能成为记者对身边的事件进行报道。

  有些传统纸媒也较早地将手机采集信息的功能利用到新闻报道策划中。比如佛山珠江时报 2007年开始开辟第一现场版,还有广州新快报 2008年起推出的手机部落版面,都是向读者征集用手机第一时间拍摄的突发现场、街角百态、社区表情等,发表到报纸版面上。但我们可以看到,上面这些案例中手机只能实现第一时间的采集,但发布则是延后的,不能同步进行。3G普及后,这个问题即迎刃而解,手机通过无线宽带联网可以将拍摄到的图片、视频之类的媒体信息同步发布到手机互联网及 PC互联网上,上述提及的地震现场视屏即可第一时间对外发布(通讯网络被震跨另当别论)。

  除第一时间采集、第一时间发布之外,由于移动性的特点,无论何时何地手机用户均可以接收信息或者登陆互联网,所以媒体第一时间将新闻资讯传送到网民手中成为可能。汶川地震后的第二天,5 13日,南都手机报在日间每隔两小时发布一次地震特刊,当日共滚动播报 6次,手机报读者无须困坐在电视或电脑前,均可第一时间掌握地震后紧张的救援进程。

  2.手机终端的移动随身性及无线联网的特点,3G时代,人与人之间通过手机进行的人际传播将变得非常便捷、普遍和快速。

   2009 4月以来全球蔓延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前期主要在墨西哥和美国等美洲国家流行,但自从 5 11日和 13日分别在四川和山东出现两例输入型甲流感病例以来,中国民众马上紧张起来,互联网上对甲流感的关注热度升温。南都手机报于 5 14日下午推出的《甲流感全民防范手册》专刊,由于其实用性,很多手机报读者除自身阅读外,纷纷给亲朋好友转发分享。在这个过程中,南都手机报利用手机便捷的互相转发功能,达到了更大范围的传播。

  3 3G时代手机媒体的传播,主要是占用用户的碎片时间,传播的社会时间成本将大为降低。

  在前 3G时代,人们在移动状态下,由于条件所限难有什么作为,一块一块碎片化的时间,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被消耗掉。3G时代,人们可以通过手机随时联网阅读新闻信息,甚至还可以用手机联网学习和工作,碎片化的时间被充分地利用。人们不需要另外专门花时间去阅读新闻,传播的社会时间成本大为降低。

  4.由 3G组成的网络可以打破城乡、地理、阶层等各方面的鸿沟,在此基础上手机媒体传播的覆盖范围将大大扩大,由于网络和终端问题而无法被传统媒体或互联网覆盖的人群将可以通过 3G便捷地迈入信息化社会。

  首先是我国农村的信息化,一直远远落后于城市。今年年初发表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08 12 31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 2.98亿人,但农村网民仅为 8460万人,相对于 8亿农村人口,普及率更是低得可怜。中国科学院研究员、著名电信专家侯自强曾在多个场合表示,移动互联网对于消除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数字鸿沟,推进农村信息化,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正如其所言,对于农村普及信息化,一个是终端障碍,一个是网络障碍,而通过3G移动网络和手机来解决这两个障碍,都相对容易。其次由于地理的距离和阻隔,同样可以造成信息传播不畅,这跟农村的情况有点类似但又不完全相同。比如 2008年年初波及我国整个华南地区的雪灾,冰封大地,大量的乘客被羁留在归家的路上进退不得。报纸无发送达,没有电视,没有电脑,等于在高速公路上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这个时候,除可以通过电台接收电波信息外,通过手机获取新闻信息或许是更可行的途径。

  最后,在传统媒体和传统互联网时代,不同阶层的经济和生活环境的不同,亦会造成信息传播在各种人群中的落差。比如城市的农民工,由于其工作的流动性和经济状况,电视报纸的普及率不高,个人拥有电脑的比率就更小,这些原因使得农民工聚集的工厂区往往成为信息传播极为匮乏的孤岛。但穷人有穷人的活法,《2007中国无线互联网 WAP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显示,保安、工厂工人等基层职业者占总体无线互联网(wap)用户比例达 3成以上。手机使得农民工可以冲出信息孤岛,通过无线互联网掌握社会动态。

  上述手机传播对于城乡、地理和阶层鸿沟的突破,只是处于初级阶段。3G组成的网络体系是一个广域网,能够覆盖到我们国家绝大多数有人生活的、有社会关系存在的地方。而且相对于现在的 2G通信系统,3G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笔者相信,3G手机媒体对于各种鸿沟的突破更彻底,带来一个不分城乡、不被关山阻隔和不嫌贫爱富的全民传播时代。

分享到: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09-07-13  【打印此页】  【关闭
  • 咨询热线:0577-61311288     传真:0577-61311278
  • 地址:浙江省乐清市虹桥镇     备案号:浙ICP备09025727号
  • © 2016 乐清市电子工业协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博远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