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趋势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信息> 行业趋势

政策推动是世界各国信息化发展根本保证

编者按:全球信息化正在引发当今世界的深刻变革,重塑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发展的新格局。加快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必然选择和共同任务。目前,全球信息化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信息化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基础,进入了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的新阶段。发达国家信息化发展目标更加清晰,信息化建设扎实推进,开始或者正在向信息社会转型。
  美国
  ·电子政务受关注的程度大为降低。
  ·更加关注政府信息公开。
  ·电子商务已经成为美国网民接受程度最高的网络行为。
  ·美国网络基础设施普及速度相对迟缓。
  ·网络应用逐渐渗透到政治领域。
  美国是信息社会建设的倡导者和先行者。进入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信息化战略思想逐步形成。其战略目标是通过占领信息技术研发和应用的制高点,提高信息占有、支配和快速反应的能力,从而主导未来世界的信息传播,保持和扩大在信息化方面的整体优势。
  1993年,克林顿政府宣布实施“永久改变美国人生活、工作和沟通方式”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简称NII),并公布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纲领》,计划在2015年前建成由通信网、计算机、数据库和消费类电子产品组成的无缝的、高速的、多功能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这一战略构想的提出恰逢互联网由国防、科研用途转为商业化应用的进程之中,对于互联网的快速应用和普及产生了重大的促进作用,启动了美国乃至整个世界大规模网络化、信息化建设,为美国赢得了进入信息社会的极为重要的先机。
  1997年,美国颁布了《全球电子商务框架》,确立了美国政府电子商务政策的基本框架,推动美国电子商务在世界互联网上的迅速发展。美国政府提出NII计划之后,就着手考虑建设电子政府,其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政府组织效率,改进公共服务,最终实现办公自动化和信息资源的共享,使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渠道获得政府信息和服务。
  2002年和2003年,美国先后两次制定电子政务战略,2002年颁布实施了《电子政务法》,通过成立专门管理机构、设立政府部门首席信息官、建立首席信息官委员会的协调机制等一系列制度措施推动电子政务建设。
  2003年,美国出台《网络空间国家安全战略》,提出了5大优先发展领域和47项行动建议,将信息网络安全置于战略高度。
  2004年后,美国虽然没有出台新的信息化战略文件,但其战略思路在相关国家战略研究和政策中得以延续和发展。2004年,美国著名的智囊团——— 竞争力委员会完成了《创新美国:在竞争与变化的世界中繁荣》的报告,指出创新是美国的灵魂,是确保美国在21世纪处于领导地位的非常重要的手段,建议美国政府全面构建一种新型的合作、管理和监测机制,以确保美国在未来的全球经济中获得成功。
  2006年,美国提出覆盖未来10年的科技、创新、教育的综合性战略——— “美国竞争力计划”,指出国家的未来越来越依赖于新思想的产生、科学与工程领域劳动力的活力以及新知识的创新性应用。
  2007年,美国科技政策界最为重要的战略咨询机构——— 总统科技咨询委员会向总统提交了《领导于挑战中:世界竞争中信息技术研究与开发》报告,指出保持在网络和信息技术方面的领导地位对于美国经济繁荣、安全和生活质量都是不可缺少的,这种领导地位源自于美国“网络和信息技术生态环境”,包括美国的市场地位、商业环境和领先的教育和研究环境;其他国家和地区已经认识到保持网络和信息技术领导地位的价值并在努力追赶;为继续保持这种领导地位,必须加强长期、跨学科项目的研究,在高端计算、网络安全和信息保障、人机互动、网络信息技术和社会科学等方面大力开展研究开发。
  2008年度美国信息化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受大选年、金融危机、伊拉克战争等因素影响,2008年美国电子政务在总统办公室、国会受关注的程度大为降低。颇受关注的2002年《电子政务法》延期不了了之。第二,更加关注政府信息公开。美国政府制定并公布了《公开促进政府效力法》,使得美国政府信息公开受到了更大程度的监督和约束。第三,电子商务已经成为美国网民接受程度最高的网络行为。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产业不断细化,一些新型的电子商务相关网站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第四,美国网络基础设施普及速度相对迟缓。根据OECD的数据,美国宽带人口普及率已从2000年的世界第二位跌落至2008年的世界第19位。第五,网络应用逐渐渗透到政治领域。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使用网络技术达到史无前例的水平。
  欧盟
  ·力推公共服务旗舰项目。
  ·重视电子商务的长远和良性发展。
  ·电子商务发展重点倾向于标准、信息技能和中小企业价值链的集成。
  ·相对于国际市场,欧盟电子商务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
  自1993年《成长、竞争力与就业白皮书》发表以来,欧洲信息社会已经走过了16年的发展历程。纵览其发展,主要由3个重要战略阶段组成:
  第一阶段,以1993年《成长、竞争力与就业白皮书》发表并首次提出欧洲信息社会具体意见为标志,重点在于加快信息社会的网络基础建设。
  第二阶段,以2000年3月《里斯本战略》的颁布并实施为标志,欧盟委员会提出要在2010年前成为“以知识为基础的、世界上最有活力和竞争力的经济体”,并以电子政务、电子医疗和卫生、电子教育与培训、电子商务4大主要应用为支柱,推动信息社会向前发展。
  第三阶段,以2005年6月建设欧盟信息社会2006-2010年5年战略计划《i2010———建立充满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欧洲信息社会》(简称《i2010战略》)为起始标志。2008年是欧盟《i2010战略》推进实施的第3年,本年度欧盟各成员国在欧盟委员会的倡导下,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向各个领域纵深发展。
  概览2008年度欧盟信息化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出欧盟信息化在本年度呈现以下特点:第一,力推公共服务旗舰项目,加强互操作技术研发,欲实现跨国界服务;第二,重视电子商务的长远和良性发展,准备在欧盟范围内建立一个适用于电子商务的法律与管理框架,目前还就电子贸易的开展,积极与国际组织及其他国家的政府加强对话,力争形成一个全球一致的法律环境;第三,欧盟委员会将电子商务发展政策重点倾向于标准、信息技能和中小企业价值链的集成,并且这些因素都与能源消费以及市场开拓联系起来;第四,相对于国际市场,欧盟电子商务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但在欧盟内部不同国家之间的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却存在明显的差异。
  韩国
  ·新的政府服务需求不断增加。
  ·电子政务公共服务质量水平继续提升。
  ·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主力产业的融合。
  ·教育、交通、环境等越来越多的领域涌现泛在服务。
  ·政府出台措施制止有害信息在网络上传播。
  ·重视对弱势地区和群体的扶持。
  韩国是亚太地区经济最活跃、最具代表性的国家之一,人均GDP超过1.7万美元。但在20世纪80-90年代,韩国曾存在着经济停滞、长期的低增长、潜在经济危机等诸多问题,在国际竞争中处于腹背受压的境地。在这种背景下,韩国将高新技术和信息化作为“21世纪从创造价值的产业社会向以创造附加价值的信息与知识为源泉的知识经济社会转化”的动力,借助信息化建设提升国家经济实力。目前,韩国已成为亚洲地区信息化建设发展最快、成效最显著的国家,其建设成果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韩国信息化管理机构之间分工明确、协调配合,有效地保证了信息化规划和建设的合理运行。为了保证信息化管理机构高效运作,韩国政府总是根据国家总体规划和对信息化发展的思路演变,适时调整信息化管理机构,从而确保机构的职责和功能符合当前及未来发展需要。2008年初,李明博政府上台之后,秉持其“大部门、小政府”的服务型政府建设理念,对整个政府部门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其中涉及负责信息化推进的主要机构就有 3个被进行了重大改组,重组后新的信息化管理机构反映了韩国政府未来的国家和信息化建设愿景——— 通过建设先进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型政府,提升韩国各项竞争实力,从而提升韩国的国际地位。
  韩国政府于1978-1986年两次提出“政府行政管理计算机化计划”,1995年开始实施国家信息基础结构建设计划,制定了《信息化促进基本法》和《信息化促进基本规划》,其目标是实现全社会最普遍需要的信息服务。此后,韩国制定了连续性的信息化总体规划。
  2008年韩国信息化建设表现出如下特点:
  第一,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泛在”,也催生了新的政府服务需求,韩国政府出台了《韩国下一代电子政务总体规划》(2008—2012),提出韩国将努力建成“全球最好的为民服务的数字化政府”。到2010年,韩国数字鸿沟和收入差距将进一步缩小,海外的产业拓展将更扩大,政府进一步分权,并提供更多增值服务。
  第二,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质量水平继续提升,公共服务的深度继续向纵深推进,政府部门为民服务的效率明显提高。
  第三,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主力产业的融合,出台了《新IT战略》,目的是通过推广IT技术,提高骨干产业的竞争力。
  第四,随着泛在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以及u—Korea信息化总体规划的出台,在教育、交通、犯罪预防、环境等越来越多的领域涌现泛在服务。
  韩国四大规划推动信息化建设
  第五,加大个人信息保护力度,增加信息安全预算,政府出台措施制止有害信息在网络上传播。
  第六,重视对弱势地区和群体的扶持,政府投资在2008年将农村地区的高速互联网覆盖率提高至99.8%,使所有国民享有使用互联网受教育的机会。
  印度
  ·进入21世纪后,政府开始重视电子政务工作。
  ·2008年信息化发展平稳,但电子政务工作开展缓慢。
  ·通过实施部分电子政务项目来促进电子商务发展。
  ·电子商务市场发展迅速,在线旅游市场发展引人瞩目。

  印度信息化水平不高,也没有制定过信息化专项规划,但为促进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发展,自1984年起,印度政府先后制定实施了《计算机软件出口、开发和培训政策》、《信息技术行动计划》、《信息技术法》等一系列信息政策。
  进入21世纪后,印度政府开始重视电子政务工作,希望通过电子政务建设提高政府对公众服务的效率和透明度,并促进本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2003年,印度政府出台了《国家电子政务计划(2003-2007)》。这是印度电子政务发展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文件,它旨在为印度电子政务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和提供动力,整个计划涉及500个部门、20万个地区。在中央层面,印度没有设立全面掌管信息化工作的部门,而是对信息化各领域分而治之,政府的工作重心主要在电子政务方面。
  2008年,印度信息化发展平稳,没有出台新的政策,电子政务工作开展也较为缓慢。截止到2008年年底,政府在8个邦修建了总共12000个公共服务中心,距离原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日本
  ·修正政策措施。
  ·制定《IT政策路线图》。
  ·强调信息安全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
  ·出台《电子商务及信息资产交易相关准则》。
  日本国家信息化战略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1年-2002年):侧重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日本要“力争在5年内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IT国家”。
  第二阶段(2003年-2006年初):侧重IT的有效利用。2003年5月,日本信息基础建设基本完成,IT战略本部推出《e-Japan战略》,重点是推进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目标是建立健康、安心、感动、方便的信息社会。《e-Japan重点计划2003》是《e-Japan战略》的具体实施计划,提出了366项具体措施。而《e-Japan重点计划2004》增添了加速推进信息化建设的5个领域,涉及370项具体措施。2004年12月,日本总务省发布了《u-Japan政策》,该政策描绘了2010年日本信息化建设的蓝图,界定了“无处不在”网络社会的概念,并提出了推进日本信息化建设的有关政策建议,为《IT新改革战略》的出台做了良好的铺垫。
  第三个阶段(自2006年初至今)标志着日本正式进入建设“无处不在”网络社会的新阶段。出台的战略文件包括:《 IT新改革战略》、《重点计划2006》、《重点计划2007》和《重点计划2008》。《IT新改革战略》提出:2006年-2010年日本信息化建设的战略性理念为构造改革、用户导向和强化竞争力;今后IT政策的重点是通过IT谋求构造改革、构成信息化社会基础的各要素的建设完善以及推进日本的技术、产品与标准向全球的辐射。
  2008年是日本信息化建设进入IT新改革战略实施后的第3年,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因此本年度信息化建设成功与否关系到IT新改革战略的成败。日本政府在IT新改革战略评价专门调查会评价结果的基础上,确认之前两年有关政策措施的实际进展状况,对进度相对落后的政策措施进行修正。为了确保IT新改革战略中提出的目标能够实现,并充分考虑2010年以后信息化政策措施的进一步展开,IT战略本部又制定了《IT政策路线图》,详细规定了此后若干年间的政策日程表。除此之外,日本政府一如既往地强调政府信息服务的在线利用率,强调信息安全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在电子商务方面,2008年度的一个重大进展是历时多年的《电子商务及信息资产交易相关准则》终于出台,这是日本政府在电子商务促进政策上的一个重大进展。
 
分享到: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09-07-22  【打印此页】  【关闭
  • 咨询热线:0577-61311288     传真:0577-61311278
  • 地址:浙江省乐清市虹桥镇     备案号:浙ICP备09025727号
  • © 2016 乐清市电子工业协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博远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