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贸预警> 贸易知识

中国对外贸易60年:变革与成就

在国际上,中国已从昔日的一个游离于国际市场边缘的经济相当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成长为当今世界上的重要加工制造基地,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和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经济合作的积极参与者,并与其他新兴经济体一起,是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量。 

    1949-1978年:计划体制下的对外贸易。外贸局限于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农副及矿产资源型产品构成了出口商品的主流,贸易关系受制于外交政策和国家关系的变化。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对外贸易一直在曲折中前进,对外贸易关系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并为发展贸易积累了经验。1950年全年,中国外贸总额为11.35亿美元,其中出口5.52亿美元,进口5.83亿美元。到1978年,对外贸易总额扩大到了206.38亿美元,其中出口97.45亿美元,进口108.93亿美元,分别增长16.7倍和17.7倍。在当年世界贸易中居第32位。 

    这一阶段,对外贸易主要被看作社会扩大再生产的补充手段,局限于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建国初期,中国出口商品以农副产品等初级产品为主,约占出口总额的80%,反映出中国当时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水平。随着国内工业的迅速发展,出口商品结构也发生较大变化,轻纺产品成为主要出口商品,重工业产品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但直到1978年,初级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仍高达53.5%。进口商品结构方面,旧中国以进口消费品、奢侈品为主的状况得以改变,生产资料在进口中占据了主要地位,每年占总进口的80%左右。按照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经济建设方针,这一阶段中国在利用国外资金为本国经济建设服务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尝试和实践。 

    国际环境与国家关系的变化,以及国内意识形态的变化左右着中国这一时期的对外贸易发展,经历了由仅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单边贸易,到文革期间的自我封闭,及至70年代末重启国门的历程。 

    新中国成立之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和封锁政策,中国对外贸易主要与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来往,记账贸易成为当时的主要贸易方式。50年代,中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额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一半以上,1952年至50年代末,曾达到70%以上,其中对苏联的贸易额约占到一半。 

    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前期,亚非拉越来越多的国家赢得民族独立,新中国广泛建立、积极发展同这些国家平等互利、互通有无的贸易关系,签订政府间贸易协定,开展易货贸易、边境贸易、记账贸易、现汇贸易等灵活多样的进出口贸易,与此同时,还向这些国家提供贷款或无偿援助。此外,中国内地始终坚持对港澳地区长期稳定供货的贸易政策,即使在国民经济困难时期,也保证了对港澳地区的供应。同时经港澳的转口贸易也成为打破西方国家封锁的突破口。 

    为了补足国内必需的生产和生活资料,中国利用各种机会和途径,推动同日本、西欧等西方国家的民间贸易以至官方贸易。特别在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后,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对象由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开始转向日本、西欧等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到1965年,中国对西方国家贸易额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上升到50%以上。 

    “文化大革命”(1966-1976)使对外贸易遭受严重干扰破坏而出现较大曲折起伏。70年代初,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对外关系迅速改善。中国同日本、德国、美国等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交。对外贸易重新获得恢复和发展,西方国家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迅速上升,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改善,技术引进取得了重大进展。在有利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下,中国在70年代末进入改革开放的酝酿和准备阶段。 

    1978-1991年:改革开放初期的尝试。伴随着外贸管理体制的改革和更为灵活的贸易形式,对外贸易迅速发展;海外投资与经济特区的创办,为中国对外经贸关系的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工业制成品成为中国主要的出口商品。 

    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对外贸易进入了新的实践探索阶段。 

    这一阶段,国家对外贸的重视程度空前提高,外贸体制改革和外商直接投资极大地促进了外贸发展。1978-1991年,进出口总额由206.4亿美元增长到1356.3亿美元,其中出口由97.5亿美元增长到718.4亿美元,进口由108.9亿美元增长到637.9亿美元,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6.6%14.6% 

    为吸引资金、技术、设备,拓展国际市场渠道,创造外汇收入,同时增加就业机会,1979年,国务院批准在沿海地区开展加工贸易。80年代中期,国际产业结构出现了新一轮调整和转移,为了抓住这一有利形势,国家进一步确立了以加工贸易为重点、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沿海发展战略,加工贸易得到迅速发展。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加工贸易使中国成功地承接了国际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带动了国内工业发展,促进了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了外贸出口由初级产品、资源型产品为主向以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1986年,工业制成品取代初级产品成为中国主要出口商品,实现了出口结构的一次根本性转变。1991年,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上升到77%。市场日益多元化,日本、香港、美国、欧共体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市场和贸易伙伴,而与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的贸易份额则大幅下降。 

    1979年开始,中国陆续建立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开发区等特殊经济区域,在进出口管理与经营政策、外汇政策等方面试点实行更灵活、更优惠的特殊政策,这些特殊区域对全国的外贸发展以至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平台、示范与辐射作用,是这一时期对外贸易发展最为活跃的区域。1980年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四个经济特区建立的第一年,进出口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1.1%,到1991年这一份额上升到8.3%

    1978年以前,对外贸易一直沿袭建国初期确立的由国家统一管理的经营管理体制,国家先后成立了一批国营专业外贸公司,统一经营全部对外贸易,国家对外贸公司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统收统支、统负盈亏。1979年,国家开始对外贸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调整中央外贸领导机构、成立了一批归属工业部门管理的工贸公司、简化外贸计划内容、实行汇率双轨制以提高出口竞争力、实行进出口许可证制度等。 

    改革开放初期,国内生产能力和出口创汇能力严重不足,外汇极度缺乏。在此背景下,中国开始招商引资,利用外部资金,扩大出口生产和创汇能力。外商投资企业被直接赋予进出口经营权。1979-1991年,中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50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在中国外贸中的作用迅速提升。1979-1991年,占中国外贸总额的比重由0.1%提高到21.3%。外资对外贸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992-2001年:市场经济下的转型与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逐步替代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成为最主要的出口商品;外商投资企业迅速发展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力军,加工贸易成为主要贸易方式;贸易顺差激增。 

    199311月中国共产党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后对外贸易从互通有无、调剂余缺转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经济合作,发挥比较优势。国家陆续提出了市场多元化、大经贸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以质取胜、科技兴贸、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和多边贸易体系等战略思想。 

    由此,中国对外贸易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其间,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严重打击了了日本、韩国、东盟及港澳等周边国家的经济,中国外贸也经受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重大挫折,1998年进出口出现了负增长。但中国对外贸易很快克服危机的影响,重新恢复活力,1999年实现11.3%的增长,2000年更达到了27.8%的高速增长,其中出口增长31.5% 

    中国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为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国内条件。工业制成品出口所占比重上升至90%以上,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逐步替代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成为最主要出口产品。1995年,机电产品出口超过纺织产品,成为出口最大类产品,实现了出口商品结构的又一次重大转变。机电产品成为中国出口最重要的推动力,带动了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同期,中国工业化进程开始加速,固定资产投入大、增长快,带来大量的资本货物需求,使机械及运输设备进口增长十分显著。 

    在积极吸引外资、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装配制造业过程中,外商投资企业迅速发展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力军,加工贸易成为主要贸易方式。2001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占中国外贸总额的比重首次超过50%,达到50.8%1993年,加工贸易出口额达到442.3亿美元,首次超过一般贸易,1995-2007年,加工贸易出口所占比重一直在50%以上,成为中国货物出口最主要的贸易方式。 

    外资企业、加工贸易的发展推动了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化,使相当一部分产业和企业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以外资企业、加工贸易为支撑的进出口格局,也使中国外贸开始呈现顺差逐年快速扩大的趋势。1992-2001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由1655.3亿美元上升到5095.6亿美元,增长2.1倍,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上升到第6位。同期,外贸顺差由53.5亿美元扩大到224.6亿美元,增长4.2倍。国际储备快速累积,规模不断扩张,1996年外汇储备迈过千亿美元大关,2001年达到2121.6亿美元。这使实施走出去战略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条件,同时走出去也是当时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的现实需要。1999年,中国拉开了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序幕。2000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0亿美元,此后,开始了几乎平均每年翻一番的高速发展,并带动了中国技术、设备的出口,海外投资也为保障国内资源供应提供了有益补充。 

    货物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随着中国申请恢复GATT地位谈判的深入,中国对服务市场开放作出初步承诺,由此推动了服务贸易的发展。1992-2001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由182.4亿美元扩大到726.1亿美元,增长了3倍。由于国内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大、竞争力低,其间除1994年呈现少量顺差外,其余年份服务贸易均为逆差,且逆差呈逐年扩大趋势。 

    2002年以来: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中国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下的合作,基本建立起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符合国际惯例与规则的外贸政策与体制;外贸实现跨越式发展,跻身于世界商品贸易大国之列。 

    200111月中国加入WTO为里程碑,中国对外贸易进入又一个新的阶段。中国加入WTO以来,切实履行入世承诺,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下的经贸合作,大力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基本建立起了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符合国际惯例与规则的外贸政策与体制,建立和完善贸易救济制度,维护公平贸易;建立和完善对外贸易的促进与服务体系,规范对外贸易秩序。政策体系的完善,促进了对外贸易又好又快发展。 

    2002年以来,贸易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中国跻身于世界贸易大国之列。2007年,货物贸易总额突破2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三。2008年,尽管下半年开始受金融危机影响,全年进出口总额仍实现17.8%的增长,达到25616亿美元。2002-2008年,进出口贸易年均增速达26.7%,其中出口27.9%,进口25.1%。自2001年开始,中国外贸顺差逐年扩大,至2008年已达到2954.6亿美元。促进进出口平衡发展成为中国外贸发展中一个新的任务。 

    规模扩大的同时,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成为出口的主要增长点,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达95%,多种商品出口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的加工制造基地。原材料、零部件、先进技术设备成为主要进口产品,受同期国际能源原材料市场价格上升影响,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等能源资源产品进口额快速增长,带动初级产品进口份额呈再度上升趋势。 

    经营主体和市场分布亦有新发展。外资企业进出口占据主导地位,国有企业份额下降,其它类型企业迅速崛起。2008年,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分别占进出口总额的54.0%24.3%,国有企业份额下降到21.7%。欧盟成为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美、日、香港等传统市场仍是主要贸易伙伴,但在总额中比重有所下降,新兴市场份额不断扩大。2008年,受外贸政策调整及金融危机影响,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速均显著回落,一般贸易在对外贸易中地位上升,加工贸易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降至47.3%,为1995年以来首度下降至50%以下。 

    在确立货物贸易大国地位的同时,中国服务贸易获得蓬勃发展。加入WTO后,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加大。与货物贸易一样,服务贸易发展速度超过同期世界平均增速,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2008年上升到第5位,占世界服务贸易的4.23%。但总体而言,中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国际地位还不相称,服务贸易出口仍以运输、旅游、商业等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新兴服务业仍处初级发展阶段,服务贸易有待进一步发展。 

    目前,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已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种对外经济交往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的格局。不仅对外贸易总额迅速增加,市场不断扩大,经营方式日趋灵活多样,同时利用外资、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对外投资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与对外贸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当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美日欧三大经济体同步陷入衰退,中国的外需市场大幅萎缩,对外贸易遭遇改革开放30年来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但在困境中,一些新的力量正在孕育和成长,中国出口的市场格局发生变化,对美日欧贸易比重大幅下降,新兴市场重要性上升。总体而言,中国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依然存在,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外贸仍将持续发展。

分享到: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09-09-24  【打印此页】  【关闭
  • 咨询热线:0577-61311288     传真:0577-61311278
  • 地址:浙江省乐清市虹桥镇     备案号:浙ICP备09025727号
  • © 2016 乐清市电子工业协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博远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