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堡垒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贸预警> 技术堡垒

美对华贸易案件呈现新特征 应警觉连锁反应

    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副局长余本林日前在广交会期间举办的“扩大中美经贸合作论坛”上表示,从总体形势上看,我国外贸将面临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挑战,其中,美国对华贸易救济案件呈现出三大特征,需引起企业高度关注。 

    警觉连锁反应 

    如果单纯从数量上来分析,美对华贸易调查涉案金额占中美双边贸易总额的比重微乎其微,但是余本林认为,美国的贸易救济调查带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和风向标作用,涉及的产品多是中国竞争优势明显的出口产品,往往在其他国家市场也有很好的表现,很可能出现的情况是美国启动贸易救济调查之后,其他国家也相继跟进。一个典型的例子是2006年的铜版纸反倾销和反补贴案(“双反”案),自美国发起调查后,巴西、阿根廷、泰国先后对这一产品发难。 

    余本林表示,对于当前受到广泛关注的太阳能电池案,美国启动调查后,欧盟、印度也多次传出要发起相关调查的消息。“贸易摩擦很可能在敏感的时刻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余本林如是说。 

    制裁对象翻新 

    数据显示,2007年以来,美国共对华发起贸易救济案73起,涉案金额103亿美元,分别占全球对华贸易救济总数量及总金额的16%和28%。 

    在众多领域中,钢铁和化工产品占据了重要份额。资料显示,美国当前正在实施的300多起“双反”案件中,有近150起是针对进口钢铁制成品,其中涉及中国产品的近30起,涉案金额约70亿美元。2011年,涉案钢铁制品数量更是占据被调查产品总数的近60%。化工产品方面,则是著名的轮胎特保案,此案涉案金额高达30亿美元。 

    除此之外,新能源产品也开始遭遇美国的贸易救济调查。2011年的光伏产品以及2012年的风塔设备都是典型代表。余本林说,可以预见,随着中国新能源产业的继续发展,美国很可能进一步加大相关贸易救济调查力度。 

    “双反”规则趋严 

    以往,由于美国的贸易救济程序和体系较为完善,实践中执行得也很规范,涉案的中国企业只要积极准备,大多数情况下都能获得较好的结果。但余本林表示,近年来,美对华贸易救济调查越来越呈现出更多的随意性,并且在不断加严“双反”的规则。 

    以反倾销为例,美国曾长期采取印度作为替代国,但是自2011年起,美国开始针对不同案件采用不同的替代国,包括印尼、泰国、菲律宾、乌克兰、南非等国家。“表面上看,这些国家似乎没有太大区别,都是第三国,也都是发展中国家,但是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数据来看,这些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要高于印度2~6倍。”余本林指出,其中的文章就在于此,反倾销调查的核心即价值比较,选用的第三国价格如果较高,则最终的倾销幅度就会很高。由此,中国企业很容易被裁定高额的反倾销税率。从最近3起反倾销案来看,由于采用了印尼和菲律宾作为替代国,案件的最终税率都在100%以上。 

    尽管如此,余本林仍然提醒出口企业,应该增强应诉贸易救济案件的信心。“比如,美国贸易调查程序性很强,原审调查1年左右,如果不是零税率,每年还会进行复审调查。相比原审,企业有更多时间准备复审,美方调查机构也会更加谨慎,那么中国出口企业获得低税率的几率就大一些,可以通过复审方式取得好的结果。” 

    除此之外,余本林还表示,中国企业应具备专业的应对能力,其中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至关重要,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应诉难度。

分享到: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2-04-19  【打印此页】  【关闭
  • 咨询热线:0577-61311288     传真:0577-61311278
  • 地址:浙江省乐清市虹桥镇     备案号:浙ICP备09025727号
  • © 2016 乐清市电子工业协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博远网络